工程學院教育目標


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所)

【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
  1. 培育學生全人素養、敬業樂群、重視專業倫理,具備「德才兼備」的人格特質。
  2. 教育學生數理及工程知識、培養具創意、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工程人才,達到「學用合一」的能力。
  3. 培養學生整合跨領域的知識,符合產業需求的目標。
【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碩士班】
  1. 培育學生全人素養、敬業樂群、重視專業倫理,具備「德才兼備」的人格特質。
  2. 教育學生數理及工程知識,能將研究應用於專業技術與工程的能力,達到「學用合一」的目標。
  3. 培養自動化及機電整合之整合性跨領域的知識,具備實務型研究的專業能力。

電子工程系(所)

本系大學部以微電子與微電腦控制兩大學程為發展之重點;研究所則朝積體電路製造及數位生活科技兩大發展目標。
以高速(高頻)電路結合積體電路設計佈局與量測之教學與研發為發展主軸,同時亦朝向發展光電技術與智慧型控制感測與應用。
並強調各學程之整合應用,以培養兼具研發、設計、製作與系統整合能力之專業電子工程師。
未來配合本系碩士班的成長與發展,在長程發展規劃方面,亦朝向培育高等研究人才為目標。

電機工程系(所)

配合國家產業政策與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結合師資專長與設備,配合短中長程發展目標,以培育具備「電能科技技術」、「動力機電技術」、「資訊應用技術」三大專業技術的優秀人才,透過實務專題製作,將理論與實務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教育目標。

資訊工程系(所)

針對就業市場需求,配合學生背景訓練學生邏輯思考能力和組織能力,透過實作引發學習動機及實務經驗,奠定學生專業知能,具備在軟體開發、網路及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嵌入式系統技術與應用上解決問題的能力。
  • 培育勝任軟體開發、網路及多媒體技術與應用、嵌入式系統技術與應用上解決問題的能力。
  • 培育敬業、負責、合作、認同群體、尊重智財、耕耘我國科技文化的認知。
短程目標:維持高階師資90%以上(目前93.3%),延續一貫特色計畫,健全資訊軟硬體實驗室及實習設備以符合學生成長之教學需求,改善教學環境及研究品質,參與國家重點建設發展技職標竿計畫。
中程目標:維持高階師資比例90%以上(目前93.3%),發展學術研究及專利發明,爭取產學交流合作。
長程目標:推動重點特色研究計畫,國際合作,國際交流,建立資訊教育遠距服務資源。

資訊與通訊工程系(所)

特色口號:物聯網暨行動APP相關應用
資通系特色及其呈現說明:
本系之發展目標主要是培育資通訊之實務人才,為能呈現本系之特色,本系結合資通訊與行動APP技術,致力於實務技術之研發,強化產學合作,並以發展「物聯網暨行動APP相關應用」為特色,尤以物聯網、無線感測及行動APP之應用為發展重點。在全球物聯網及行動APP之推動下,本系可適時的為物聯網及行動APP產業培育一些人才。在系所重點發展特色之實際呈現方面,整理說明如下:
  1. 課程面本系除了開授基本之資訊與通訊之課程外,尚開有如下之特色課程(均與物聯網及行動APP):
    Android程式設計,無線感測網路實務,iOS程式設計,無線短域通訊程式設計,行動裝置應用實務,物聯網概論,穿戴式裝置行動設計,物聯網技術,物聯網實務,行動裝置專題實務,資訊網路應用,無線短域通訊實務,無線個人區域網路,代理人技術。
  2. 師資面本系大部分之老師均具有資通訊之背景;茲以物聯網、行動APP及通訊角度整理如下:
    具物聯網及部分行動APP相關專長者:楊勝源、陳建忠、楊世任、趙亮琳、陸茵、范俊傑老師。
    具行動APP專長者:李良誠、陳宏山老師。
    具通訊相關專長者:陳建宏、吳榮厚老師。
  3. 專題暨各項競賽方面之呈現近年來,本系參與物聯網、RFID、ZigBee、無線感測及行動APP相關之競賽成果豐碩,得獎資訊請點選下列之相關資訊。
  4. 研究計畫方面之呈現本係獲得許多科技部有關物聯網相關之研究計畫,請點選下列之相關資訊。
  5. 產學合作方面之呈現本係獲得許多與物聯網及行動APP相關之產學計畫,請點選下列相關資訊。
  6. 教育部及政府單位有關物聯網之計畫,請點選下列相關資訊。

醫護與資訊學士學位學程

因應高齡化時代的來臨,本學位學程培育具資訊服務能力的銀髮族健康照護專業管理人員,並培育兼具智慧型輔具及銀髮族照護知識的跨領域專業設計人才。
銀髮族服務事業管理組:
  • 培育學生具備銀髮族服務產業,經營與資訊管理之能力。
健康照護科技應用組:
  • 培育學生具備智慧型輔具,及照護資訊系統設計之能力。
長照機構e化 提升照護品質
健康照護產業最需要的人才,是懂的醫護知識,又同時具備資訊能力的人。「醫護與資訊學士學位學程」,培育學生兼具醫護知識及資訊能力,讓您成為業界最夯的人才。